close


  故事從1926年開始說起,一對雙胞胎姊妹安娜與蘿特,在6歲的時候父母過世,葬禮還未結束,她們就被迫分離。姊姊安娜被叔叔帶回德國鄉村,從此淪為農場童工,一大清早就得起床餵豬、擠牛奶;妹妹蘿特因為健康不佳,而被荷蘭的阿姨和姨丈收養,阿姨家是荷蘭的中產階級家庭,給蘿特不虞匱乏的物質生活,讓她學琴、受最好的教育。於是,一對心有靈犀的雙胞胎姊妹,被活生生拆散,一個住在德國,一個住在荷蘭,彼此展開截然不同的人生。



  兩姊妹無時無刻不想念對方,但兩人無法有任何消息的往來,在荷蘭的妹妹蘿特寫給德國姊姊的信件被姨丈「攔截」,一封都沒有送到德國姊姊安娜的手上。在德國鄉下的安娜也想寫信給妹妹,但苛刻的嬸嬸怎麼會答應?!每天都必須操持家務的安娜,最大的心願就是上學唸書,但嬸嬸編造謊言,說安娜是嚴重智障不讓她去上學。安娜甚至遭到叔叔狠心的毒打,後來終於在教區神父的幫助下離開叔叔的農場,安置在德國某天主教家政學校。



  安娜離開學校後,在富有家庭裡擔任女傭的工作;而在荷蘭的蘿特終於發現了被姨丈藏匿的所有信件,也終於能與安娜取得聯繫,輾轉到安娜工作的科隆見面,被迫分離的兩姊妹終於能重逢。然而,當時的時局正恰為希特勒的納粹軍侵略歐洲,開始迫害猶太人之時。蘿特拿了自己未婚夫的照片給安娜看,就因為安娜一句「看起來很像猶太人」,而誤會姊姊是納粹主義者,自此對安娜開始疏離。蘿特的猶太未婚夫-大衛,被入侵荷蘭的納粹抓走,更讓她對德國恨之入骨。安娜和一位來自奧地利的軍官結婚,可是就在安娜滿心等待丈夫退伍返家之時,卻收到被迫從軍的丈夫在前線戰死的不幸消息。



  戰爭結束後,安娜到荷蘭去拜訪妹妹蘿特,她滿心希望能在妹妹這裡得到安慰,卻遭到蘿特的冷漠對待。當蘿特發現姊姊嫁的是一位納粹軍官時,更是氣得將姊姊趕出家門,安娜只好默默回到德國,孤獨的過日子。



  幾十年過去,姊妹兩人在溫泉療養中心巧遇,蘿特仍然不願意和安娜相認,在安娜的解釋下,蘿特逐漸接受了安娜。或許是心願已了,安娜最終躺在蘿特身邊,安祥的離開人世。


 



  Madderie是在某間唱片行的DVD部找到這部荷蘭電影,一開始並不知道這是荷蘭電影,是衝著「德語發音」才買的,因為現在正努力學習德文的我,需要加強聽力。看完電影後,深深覺得Madderie真是挖到寶啦!「烽火孿生淚」改編自荷蘭作家Tessa de Loo的小說「De tweeling」,曾入圍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,榮獲2003年荷蘭電影節「金犢獎」最佳劇情片、2003年國際影展電影視覺藝術銀蛙獎。整部電影節奏明快,加上優美的配樂,是一部兼具敘事、浪漫、劇情的好片。



  以前看的許多部描述二次大戰的電影,都著墨在納粹的冷血、殘暴之上,間接讓人誤認為德國全是一個模樣,但事實並不是如此:德國人在二次大戰期間也受了很多苦,不是所有人都被希特勒所迷惑,不是所有德國人都是冷血無情的!這部影片「烽火孿生淚」就是藉著兩姊妹不同的際遇、不同的立場來訴說德荷兩地的故事。


  對於雙胞胎妹妹蘿特而言,德國人是害死她摯愛的未婚夫的兇手,讓她憎恨自己身上所流的德國血統,也憎恨雙胞胎姊姊。而姊姊安娜則是在德國的平凡百姓的代表,大家也只想存活下去,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或兒子戰死前線,但卻無能為力。即使身為軍官,安娜的丈夫也不是個殘酷的冷血殺手,他也是被迫從軍的可憐人,終於能退役了卻被美軍的攻擊炸死,客死異鄉。



  這讓我想到,二次大戰時日本侵略中國、台灣的情形,對照目前情勢不穩的中東亦是相同,Madderie真的不懂,為什麼要這樣殘害別人?為什麼要這樣互相殘殺?為什麼要挑起戰事?難道那些掌權者不知道,在戰爭之下,人人都是受害者!!



  啊,要討論下去是沒完沒了的…話題再轉回「烽火孿生淚」好了。在片末,安娜對著妹妹大喊「大衛不是我害死的!」,我想這也是現在的德國人很想說的話。即使在戰後,安娜失去丈夫至孤獨終老,她善良的心地、高貴的品德仍然展現無遺;和妹妹蘿特比較,安娜的際遇更讓Madderie感到心疼萬分。



 


Madderie強烈推薦這部電影,以下是Madderie不正經總結:


可憐催淚指數:82.1%


安娜苦情指數:99.7%(簡直是德國版阿信!!


戰爭真可惡指數:201.99%


配樂好聽指數:99.9%


德語迷人指數:97.9%(歹勢,這是Madderie的私心…為什麼不是100%?因為片子裡有三分之一是荷蘭語啦!)


Madderie推薦星數:★★★★★ 一定要看級!!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dder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5) 人氣()